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 众捷汽车IPO迷雾重重:股权乱象与财务黑洞

发布日期:2025-02-24 01:20    点击次数:153

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 众捷汽车IPO迷雾重重:股权乱象与财务黑洞

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捷汽车”)正站在迈向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然而,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和令人担忧的财务表现让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布满了疑云。尽管众捷汽车已经成功提交注册,但背后隐藏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股权结构混乱,治理规范遭质疑

众捷汽车在股权结构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多次出现的代持现象不仅影响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还引发了外界对公司内部管理的质疑。例如,Markus Stefan Franetzki虽对欧洲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而是由其岳母徐华莹代持。这种安排增加了公司治理的不透明性,也让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究竟是谁。

更为复杂的是,孙洁晓作为早期的重要资金提供者,在2020年12月将其持有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他人。这一行为引发了关于其退出原因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自设立以来,众捷汽车经历了多次股权代持和变更,包括但不限于孙洁晓通过王海燕代持股份、徐华莹未实际出资却成为第二大股东等情形。这些操作虽然最终得到了解除,但其背后的目的——如为了方便上市后减持——依然让人质疑公司的治理规范性和透明度。

此外,众捷汽车还存在多名股东与前重要人物孙洁晓之间存在共同投资的情形。这不仅增加了公司治理的复杂性,还可能引发潜在的利益冲突。特别是考虑到孙洁晓曾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这让外界对众捷汽车的股权结构更加存疑。

财务数据波动,盈利能力堪忧

从财务数据来看,众捷汽车近年来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显著挑战。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至2024年间,众捷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3亿元、5.93亿元、7.13亿元、8.22亿元、9.78亿元,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扣非净利的增长则显得不够稳定,尤其是在2023年,当期扣非净利仅较前一年增长了2.22%,远低于此前几年的增长率。

随着期间费用率的不断攀升,尤其是管理费用率从2020年的5.3%上升至2022年的6.8%,销售费用率也从4.2%增至5.1%,表明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未能有效提升盈利能力。毛利率方面,众捷汽车2022年的毛利率为28.1%,显著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如三花智控的38.7%和银轮股份的35.2%。

更令人担忧的是,众捷汽车在2021年进行了高达4600万元的现金分红,而当年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均低于90%。与此同时,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募集8000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种大额分红后再募资的行为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并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图片

内部控制漏洞频现,合规风险加剧

除了股权结构和财务表现外,众捷汽车还面临着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报告期内,公司曾使用个人账户对外收支款项,涉及废料销售款、员工薪酬及劳务费等,甚至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带来税务处罚的风险。

另外,众捷汽车在劳务派遣用工方面也曾存在问题。公司2020年曾存在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占用工总量比例超过10%的情况,不符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要求。尽管公司已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但这仍然暴露出其在劳动用工方面的管理和合规意识不足。

市场前景不明朗,供应链风险加剧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众捷汽车积极拓展国内新能源整车市场,已经与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随着Canoo等客户遭遇现金流危机,众捷汽车必须更加谨慎地评估供应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众捷汽车还需优化内部管理,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相关IPO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图片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众捷汽车成功提交注册,但其复杂的股权结构、令人担忧的财务表现以及内部控制问题依然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是决定众捷汽车能否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深入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未来,众捷汽车需要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众捷汽车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众捷汽车的上市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